时间: 2025-04-29 08: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3:52
词汇“奋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愤怒”或“愤慨”的误写或特定语境下的用词。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将假设“奋忿”是“愤怒”的变体,并基于这个假设进行分析。
奋忿如烈火,燃烧在心间,
不公不义,怎能视而不见?
怒吼声中,正义终将显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奋忿”这一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1.
【奋】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奮,翚也。 、 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 、 《淮南子·原道》-羽翼奋也。 、 《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 、 《诗·邶风·柏舟》-不能奋飞。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组词】
奋翅、 奋翼、 奋翔、 奋鳞、 奋翮
2.
【懑】
(会意。从心,从满。满心烦闷。本义:烦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懑,烦也。 、 《广韵》-懑,烦闷。 、 《三国志·华陀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 、 清·张廷玉《明史》-烦懑不乐。
【组词】
懑愤金怀、 懑闷、 懑烦、 懑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