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26:21
动弹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移动或活动身体的一部分,尤其是指在受限或受压状态下尝试移动。基本含义包括尝试改变位置、状态或进行轻微的动作。
“动弹”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动”表示移动,“弹”在古代有弹跳的意思,合起来表示轻微的移动或弹跳。随着时间的推移,“动弹”逐渐固定为表示受限状态下的微小动作。
在**文化中,“动弹”常与困境、束缚或懒惰等概念相关联,反映了社会对积极行动和勤奋的重视。
“动弹”一词常带有一种无奈或受限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被困、无力或懒散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动弹”来形容自己在寒冷冬日里不愿离开温暖的被窝,表达了一种懒散和舒适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冬日的晨光,懒洋洋地动弹,不愿唤醒沉睡的灵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被绑在椅子上,只能微微动弹手指的情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微的摩擦声或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witch”或“move slightly”,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与“动弹”有所不同。
“动弹”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传达受限状态下的微小动作和情感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类词汇能够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弹,行丸也。 、 《左传》-[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组词】
弹力、 弹丸、 弹射、 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