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5:22
“动如雷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行动或动作迅猛如同雷霆一般。雷霆是自然界中极为猛烈和迅速的现象,因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有力,或者形容某种变化或**发生得非常突然和强烈。
在文学作品中,“动如雷霆”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英勇行为或关键时刻的果断决策。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迅速且有力的动作,如体育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训练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强调速度和力量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动如雷霆”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比喻。雷霆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来形容力量和速度。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逐渐扩大。
在**文化中,雷霆常常与权威和力量联系在一起,因此“动如雷霆”也常用来形容具有权威和力量的人物或行为。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需要迅速和有力行动的场合,如紧急情况下的救援行动。
“动如雷霆”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让人想到雷电交加的场景,感受到一种震撼和力量。这种联想可以激发人们的敬畏和赞叹之情,同时也可能引起一些人的恐惧和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动如雷霆”来形容一位朋友在紧急情况下的果断行动,他的迅速反应确实像雷霆一样震撼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笔触动如雷霆,字字如雷贯耳,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雷电交加的画面,强烈的闪电和轰鸣的雷声,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swift as lightning”或“with the force of a thunderbolt”,都用来形容速度和力量。
“动如雷霆”这个成语不仅形容了速度和力量,还蕴含了权威和震撼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语言更加有力和形象。
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雷】
4.
【霆】
(形声。从雨,廷声。“霆、電”实同一词,后来岐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電。轻雷或无电,疾雷必有电,故霆的本义:为疾雷,为霹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霆,雷余声也 、 《尔雅·释天》-疾雷为霆。 、 《诗·大雅·常武》-如雷如霆。 、 《文选·张衡·东京赋》-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畏之如雷霆。 、 唐·李朝威《柳毅传》-千雷万霆。
【组词】
霆激、 霆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