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6: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6:38:36
应付自如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能够轻松、灵活地处理,不感到困难或压力。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或应对挑战时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游刃有余的能力。
“应付自如”这个词汇源自汉语,由“应付”和“自如”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应付”意为处理、应对,而“自如”意为自由自在、不受限制。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描述个人能力时。
在**文化中,“应付自如”常被视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强调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高效的能力。这种特质在职场和社交场合中尤为重要,被认为是成功人士的标志之一。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赞赏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能够灵活应对的人。这种能力不仅体现了个人智慧,也展现了心理素质的强大。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多个紧急任务的情况。那时,我努力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最终应付自如,得到了同事和上级的认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起云涌间,他应付自如, 如舞者在风暴中旋转, 每一次转身,都是智慧的闪现。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舞者在舞台上优雅地旋转,无论多么复杂的舞步都能轻松完成。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指挥家在指挥台上挥洒自如,引领乐队奏出和谐的乐章。
在英语中,“应付自如”可以对应为“handle with ease”或“manage effortlessly”。这些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强调了在困难情况下保持冷静和高效的能力。
“应付自如”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能力,也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灵活应对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所向必利。
1.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2.
【付】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付,与也。 、 《广雅》-付,予也。 、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组词】
付法、 付任、 付治、 付推、 付度、 付命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