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3:12
动工:字面意思是指开始进行建筑、制造或其他工程项目的工作。基本含义是指开始实施某项计划或项目,涉及到具体的操作和劳动。
“动工”一词源于汉语,由“动”和“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动”指行动或移动,“工”指工作或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工程项目的开始。
在*文化中,动工往往伴随着一些仪式,如奠基仪式,以祈求工程顺利和安全。这种俗反映了人们对工程项目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动工”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因为它标志着新事物的开始和进步。它让人联想到辛勤工作、创造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社区花园的动工项目。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日子,社区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美丽的绿色空间。
在诗歌中,“动工”可以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和创造力:
春风拂面,大地动工, 种子破土,生命涌动。 每一滴汗水,都是希望的种子, 在阳光下,绽放新的篇章。
想象一下,清晨的工地上,挖掘机的轰鸣声,工人们的交谈声,以及尘土飞扬的景象。这些声音和画面共同构成了“动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动工”可以对应为“break ground”或“start construction”。这些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常常伴随着仪式和庆祝活动。
“动工”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过程,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进步。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能够传达出积极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动工”这个词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为我的语言表达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