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5:25
教官:字面意思是指负责教授、训练或指导他人的人,特别是在军事、体育或特定技能领域。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具有专业知识,能够传授技能和知识给学员的指导者。
教官一词源于汉语,由“教”和“官”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官”指官员,而“教”指教授,因此“教官”最初可能指负责教育的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扩展到包括任何领域的指导者。
在**,教官在军事和体育领域尤为重要,他们代表着纪律、权威和专业知识。在社会背景中,教官的形象通常与严格训练和高度责任感联系在一起。
教官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严格、权威和专业,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安全感,因为教官通常是知识和技能的可靠来源。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次军事夏令营,那里的教官非常严格,但也教会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生存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教官”:
在晨曦的训练场上,
教官的口令如雷霆般响亮,
每一声呼唤,都是对青春的锻造,
每一滴汗水,都是对未来的承诺。
教官可能让人联想到军事训练场上的景象,听到严肃的口令声和整齐的步伐声。
在英语中,“教官”可以对应为“instructor”或“drill sergeant”,前者泛指任何领域的指导者,后者特指军事训练中的严厉教官。
教官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代表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体现了纪律和权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教官”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相关领域的信息和情感。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