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1:1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16:19
教导队: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个专门负责培训、指导或教育的团队或组织。在军事领域,教导队可能特指负责新兵训练或军事技能传授的单位。在教育领域,教导队可能指负责教师培训或课程开发的团队。
教导队这个词汇在中文中较为常见,其词源直接来源于“教导”和“队”两个词的组合。在军事领域,这个词汇的使用较为固定,而在其他领域,其使用可能更为灵活。
在**的教育体系中,教导队的概念强调了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军事文化中,教导队象征着纪律和秩序的传递。
教导队这个词汇给人以严谨、专业和有序的印象。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经验丰富的人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传递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个人经历中,教导队可能与参加过的培训课程或工作坊相关联,这些经历往往对个人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诗歌中,教导队可以被用来象征知识的灯塔,照亮求知者的道路:
教导队,知识的灯塔,
在知识的海洋中指引方向,
传递智慧,点燃希望。
教导队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认真听讲或讨论的场景。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严肃的氛围和专注的目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raining team”或“educational squad”,但其使用和文化内涵可能与中文中的“教导队”有所不同。
教导队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是一个组织或团队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价值的传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导】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导,引也。 、 《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其治宜导引按轎。 、 《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导官令本。 、 《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导官。 、 《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导一茎六穗于庖。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虞人导前,鹰犬罗后。
【组词】
导子、 导从、 导仗
3.
【队】
(形声。本义:从高处掉下来。是“坠”的本字)。
坠落。
【引证】
《说文》-队,从高陨也。俗字作坠。 、 《考工记·轮人》-殷亩而驰不队。 、 《礼记·檀弓下》-退人若将队诸渊。 、 《左传·庄公八年》-公(齐襄公)惧,队于车。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陈入城,板队而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