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34
曳引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牵引、拖拉的动作。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于描述通过绳索、链条或其他连接物将物体从一个地方拖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
“曳引”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曳”意为拖拉,“引”意为引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农业社会中,“曳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涉及到农作物的运输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活动。在现代社会,随着机械化的发展,这个词更多地与机械设备相关联。
“曳引”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缓慢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努力和坚持。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但在描述某些特定的场景,如拖拉重物时,它是一个恰当的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老牛,曳引着我们,穿越时光的田野。”
想象一辆老式的拖拉机曳引着木制的拖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复古和怀旧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raction”或“tow”,但它们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曳引”是一个具有特定语境和历史背景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使用,但在描述某些特定动作和场景时,它是一个精确且富有表现力的词汇。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是有益的。
1.
【曳】
(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曳,臾曳也。 、 《礼记·曲礼》-车轮曳踵。 、 《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武举前曳踵。 、 《楚辞·怨思》。注:“引也。”-曳彗星之皓旰兮。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
【组词】
弃甲曳兵;曳尾泥涂、 曳步、 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 曳开、 曳兵弃甲
2.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