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33:42
教堂:教堂是指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的建筑,用于举行礼拜、仪式和其他*活动。它是信徒们聚集祈祷、学圣经和进行**教育的地方。
“教堂”一词源自拉丁语“ecclesia”,意为“召集”或“”。随着教的传播,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进行**活动的建筑。
在许多文化中,教堂不仅是**活动的中心,也是社区的社交中心。它们常常承载着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旅游景点和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
教堂通常给人以庄严、神圣和宁静的感觉。它们常常与信仰、救赎和永恒的思考联系在一起。
个人经历中,教堂可能是参加婚礼、葬礼或**仪式的地方,这些经历往往带有深刻的情感色彩。
在诗歌中,教堂可以被描绘为心灵的避风港,或是历史的长河中的一座灯塔。
教堂的尖顶、彩色玻璃窗和钟声都是常见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元素,它们常常在艺术作品中被用来表达**情感。
在不同文化中,教堂的设计和功能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东正教教堂的圆顶和壁画与西方教堂的尖顶和彩色玻璃窗形成鲜明对比。
教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一个物理空间,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和文化的多样性。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