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0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02:57
“十拿九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事情非常有把握,几乎不会失败。其中,“十拿”指的是非常确定,“九稳”则强调了这种确定性的程度极高,几乎接近完美。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计划或行动非常可靠,几乎不会出错。在口语中,人们常用它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极大信心。在专业领域,如商业谈判或项目管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策略或计划的可靠性。
同义词:稳操胜券、万无一失、确凿无疑 反义词:前途未卜、未定之天、悬而未决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稳操胜券”更侧重于胜利的确定性,而“十拿九稳”则更强调事情的可靠性。
“十拿九稳”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人对于事物确定性和稳定性的追求。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一直用来形容事情的可靠性,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稳定性和确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十拿九稳”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计划和策略的可靠性时。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安心和信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精心策划和周密准备,以及对结果的乐观预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朋友的项目计划,因为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对他的成功非常有信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十拿九稳的计划,如同星辰指引航向,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前行的路。”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固的建筑物或坚实的桥梁。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坚定有力的脚步声或心跳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ure thing”或“in the bag”,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意思,即事情几乎确定无疑。
“十拿九稳”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准确地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极大信心和确定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联想,这将有助于我在未来的交流和创作中更恰当地使用它。
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考大学应当是~的事。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拿】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水浒传》-手里拿串拍板。
【组词】
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3.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4.
【稳】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同本义。
【引证】
《世说新语·排调》-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组词】
安稳、 稳拍拍、 稳惬、 稳善、 稳脚、 稳疾、 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