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57:47
十拿九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十次拿取,九次稳妥”,比喻事情非常有把握,几乎不会失败。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极高的成功概率和可靠性。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十拿九稳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计划或行动非常周密,几乎不会出错。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信心或确定性。 专业领域:在商业、体育等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策略或计划的可靠性。
同义词:稳操胜券、万无一失、确凿无疑 反义词:前途未卜、未卜先知、悬而未决
词源: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人对于事物确定性和可靠性的追求。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形容具体的事物,也用于形容抽象的概念。
在**文化中,十拿九稳体现了对稳定和可靠性的重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倾向于追求确定性和可预测性,这个成语正是这种文化心态的体现。
这个成语给人以安全感和信心,让人联想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不会有意外发生。它激发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面试前使用这个成语来鼓励自己,相信自己的准备是充分的,结果也确实如我所愿。
在诗歌中,可以将“十拿九稳”融入到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中: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心中计划,十拿九稳。
明日花开,不负韶华,
梦想成真,指日可待。
视觉联想: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顶,俯瞰着下方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确定感。 听觉联想:可以是一首节奏稳定的音乐,让人感受到一种坚定和自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sure as eggs is eggs”,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表达了类似的确信和可靠性。
总结:十拿九稳是一个充满信心和确定性的成语,它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可靠性的追求。 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信心和计划。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拏】
持拿;执取
【引证】
《说文》-拏,持也。从手,奴声。 、 《苍颉篇》-拏,捽也。 、 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 孟汉卿《魔合罗》-有合佥押的文书,拏来我佥押。
【组词】
拏事、 拏空、 拏手、 拏云、 拏把
搏斗。
【引证】
张衡《西京赋》。注:“相搏持也。”-熊虎升而拏攫。
【组词】
拏战、 拏攫、 拏斗
3.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4.
【稳】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同本义。
【引证】
《世说新语·排调》-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组词】
安稳、 稳拍拍、 稳惬、 稳善、 稳脚、 稳疾、 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