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0:13
词汇“怜悯”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怜悯”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对他人的不幸或苦难表示同情和哀怜。它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对他人困境的关心。
“怜悯”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怜”和“悯”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和《论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有所演变,但基本情感内涵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怜悯”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关怀。在文化中,怜悯(慈悲)是核心教义之一。
“怜悯”一词常常引发温暖、同情和关怀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帮助他人、减轻他人痛苦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不幸时,可能会产生怜悯之情,并采取行动帮助他们。
在诗歌中,“怜悯”可以用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如:
在寒冷的街头,
我怜悯那些无家可归的灵魂,
愿温暖的阳光,
能抚慰他们冰冷的心。
在英语中,“pity”和“compassion”可以对应“怜悯”,但“pity”更多指轻微的同情,而“compassion”则强调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怜悯”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对他人的同情,也体现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共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怜悯”有助于培养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1.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
2.
【宥】
(形声。从宀(mián),有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广厦容人曰宥)。
宽仁;宽待。
【引证】
《说文》-宥,宽也。 、 《国语·周语》-宥,宽也。 、 《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知其冤而宥其失。
【组词】
宥世、 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