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9:54
怜恤: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同情、怜悯,对他人遭遇不幸或困难时产生的情感反应,愿意给予帮助或安慰。
怜恤一词源于古汉语,最早见于《诗经》中的“怜我怜我”,意为怜悯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和关怀。
在传统文化中,怜恤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同情。在文化中,怜恤与慈悲紧密相连,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怜恤这个词常常让我联想到温暖和关怀,它传递出一种人性中的善良和温柔,让人感到安心和被理解。
在我的生活中,怜恤体现在对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上。例如,当朋友遭遇挫折时,我会尽力提供支持和安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怜恤”:
月光下的怜恤, 如细雨轻抚心田, 在寂静的夜里, 传递着无声的温暖。
怜恤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柔和的灯光和轻柔的音乐,如钢琴曲《月光》,它们都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同情和温柔。
在英语中,“compassion”与“怜恤”含义相近,都指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和愿意帮助的情感。然而,“compassion”更强调行动上的支持,而“怜恤”则更多体现在情感上的关怀。
怜恤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同情,也是社会和谐与互助的基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怜恤”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建立情感联系。
1.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
2.
【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恤,忧也。 、 《易·泰》-勿恤其孚。 、 《书·大诰》-不印自恤。 、 《诗·大雅·桑柔》-告而忧恤。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恤国事。 、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
【组词】
恤功、 恤恤、 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