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9:46
词汇“怜哀”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怜”和“哀”。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怜哀”字面意思是指对他人不幸或痛苦的同情和哀伤。其中,“怜”表示同情、怜悯,“哀”表示悲伤、哀痛。结合起来,“怜哀”强调了一种深切的同情和悲伤情感。
“怜”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怜悯;“哀”字则更早,见于甲骨文,意为悲伤。两个字结合成“怜哀”,强调了同情和悲伤的结合。
在**传统文化中,“怜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关怀。
“怜哀”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和悲伤的结合,让人联想到对他人的关怀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他人遭遇不幸时,可能会自然地产生怜哀之情,这种情感促使我们伸出援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怜哀”来增强情感表达,如:“月下独酌,怜哀孤影,心随风飘。”
在英语中,类似的情感可以用“compassion”和“sorrow”来表达,但“怜哀”更强调了同情和悲伤的结合。
“怜哀”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对他人的同情,还包含了深刻的悲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怜哀”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增强人际间的情感联系。
1.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
2.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