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5:01
词汇“怜悲”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怜”和“悲”。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怜悲”进行深入分析。
“怜悲”字面意思是指对他人不幸或痛苦的同情和悲伤。其中,“怜”表示同情、怜悯,“悲”表示悲伤、悲哀。结合起来,“怜悲”强调了一种深切的同情和悲伤情感。
“怜”和“悲”都是古代汉语词汇,历史悠久。在古代文学中,“怜悲”常用于表达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和悲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有所演变,但“怜悲”作为一个复合词,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同情和怜悯被视为美德。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同情心,因此“怜悲”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怜悲”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温暖和关怀,它传递了一种人性中的善良和同情。在思考这个词汇时,我感到一种温柔和悲伤的混合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因家庭问题而陷入困境,我对他的怜悲之情促使我伸出援手,帮助他度过难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怜悲”:
月光洒在孤寂的街角,
怜悲之情如潮水般涌来,
愿这温柔的光,
抚慰每一颗受伤的心。
“怜悲”让我联想到柔和的色调,如淡蓝色或灰色,以及悲伤的音乐旋律,如低沉的大提琴声。
在英语中,“怜悲”可以对应为“compassion”或“sorrow”,但这些词汇在情感强度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怜悲”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同情和悲伤,还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关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怜悲”有助于我更深刻地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和支持。
1.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
2.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