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46
词汇“乞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乞宥”字面意思是指请求宽恕或原谅。其中,“乞”意为请求,“宥”意为宽恕、原谅。这个词汇通常用于较为正式或文雅的语境中,表达一种谦卑的请求他人宽恕的态度。
“乞宥”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宥”字在古代有宽恕、赦免的含义,如《左传》中有“宥之”(宽恕他)的用法。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为现代和通俗的表达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谦卑和请求宽恕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乞宥”在古代文献中常见,体现了古人对于礼仪和道德的重视。
使用“乞宥”这个词汇时,往往会给人一种庄重和谦卑的感觉,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悔意和希望得到宽恕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这个词汇,因为它显得过于正式和古老。通常在需要表达歉意时,我会使用更为现代和通俗的词汇。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我可以将“乞宥”融入其中,以增添一种古典和庄重的氛围,例如:
月下独酌,心事重重, 乞宥于星辰,宽恕我这凡尘的过错。
想象一个古代文人,夜深人静时,独自对着明月,低声乞宥,这种场景可能会引发一种古典音乐的联想,如古筝或笛子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g for forgiveness”或“ask for pardon”,但这些表达更为直接和现代,没有“乞宥”那种古典和文雅的意味。
“乞宥”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添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乞】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乞,谓行匄也。 、 《春秋·僖公八年》-郑伯乞盟。 、 《谷梁传》-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 、 《庄子·盗跖》-操瓢而乞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钱币乞之。 、 宋·苏轼《教战守策》-乞为囚虏之不暇。 、 《明史》-瑞亦屡疏乞休。
【组词】
乞化、 乞言、 乞邻、 乞粮、 乞活、 乞募、 乞麾、 乞灵、 乞请
2.
【宥】
(形声。从宀(mián),有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广厦容人曰宥)。
宽仁;宽待。
【引证】
《说文》-宥,宽也。 、 《国语·周语》-宥,宽也。 、 《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知其冤而宥其失。
【组词】
宥世、 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