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33:35
“抱打不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怀抱着正义,去打击那些不公正的事情。基本含义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进行干预或抗议。
在文学作品中,“抱打不平”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勇敢、正义的形象,如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某人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时挺身而出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讨论正义和公平的概念。
同义词:伸张正义、仗义执言、见义勇为 反义词:袖手旁观、坐视不理、漠不关心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伸张正义”更侧重于法律或道德层面的正义,而“见义勇为”则强调行动的勇敢。
“抱打不平”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意义——维护正义,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抱打不平”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观念,即个人应当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对不公平的事情进行干预。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正义的实践。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它让我联想到勇敢、正义和责任感。在表达中,它能够激发人们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对于不公平的反抗。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受到不公平对待,我选择了挺身而出,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抱打不平”的意义和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黑暗的角落,正义的火种不灭,
抱打不平的手,抚慰受伤的灵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穿古装的侠客,手持长剑,站在受欺负的人面前,背景是古朴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武侠电影中的背景音乐,激昂而充满正义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up for justice”或“fight for fairn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为了正义而斗争。
通过对“抱打不平”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正义和勇气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对于不公平的反抗。
不瞒两位说,老汉平生,最喜欢劫副教授济贫抑强扶弱~。
1.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2.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