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2:42
词汇“抱愚守迷”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抱”、“愚”、“守”和“迷”。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抱愚守迷”字面意思是指坚持自己的愚昧和迷惑,不愿意改变或接受新的观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或新思想的人。
“抱愚守迷”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知识和变革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固执和不愿意改变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传统和权威是一种美德。然而,“抱愚守迷”这个成语则强调了对于新思想和新知识的开放态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固执、不愿意学*和进步联系在一起。它提醒我,在面对新信息时,应该保持开放和灵活的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抱愚守迷的人,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或方法,这使得他们在工作和学*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在知识的海洋里,
有人抱愚守迷,
有人乘风破浪,
探索未知的彼岸。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闭塞的房间,光线昏暗,里面的人不愿意打开窗户接受新鲜空气和阳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ck in the mud”或“set in one's ways”,它们也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改变或接受新事物的人。
“抱愚守迷”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新知识和观点时,应该保持开放和灵活的态度。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固执的词汇,也是一个鼓励我们不断学和进步的警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愈不肖,行能诚无可取,行己颇僻,与世俗异态,抱愚守迷。
1.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2.
【愚】
(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愚,戆也。 、 《周礼·司刺》-三赦,曰惷愚。 、 《诗·大雅·抑》-靡哲不愚。
3.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4.
【迷】
(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迷,惑也。 、 《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 、 《韩非子·解老》-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 、 《离骚》-及行迷之未远。 、 《楚辞·惜诵》-迷不知宠之门。 、 《聊斋志异·促织》-迷其所在。 、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 杜牧《阿房宫赋》-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若迷。 、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
【组词】
迷离徜彷、 迷罔;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