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4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47:23
“一棍子打死”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用一棍子将某人或某物打至死亡。在基本含义上,它比喻性地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彻底的否定或摧毁,不留任何余地。
在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对另一个人的极端残忍或无情。在口语中,它常用来表达对某人观点或行为的彻底否定。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它可能指对某项政策或提案的彻底否决。
“一棍子打死”这个词汇源于**古代的刑罚,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用法,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端否定。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常用来批评那些过于严厉或不留情面的行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联想到的是极端的残忍和无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汇,因为它带有太强的负面情绪,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话语如同一根铁棍,无情地将希望的种子一棍子打死。”
视觉上,我联想到的是一个人手持棍棒,无情地打击另一个人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棍棒击打的声音和受害者的惨叫。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knock the wind out of someone's sails”,虽然意思相近,但表达方式和联想有所不同。
“一棍子打死”这个词汇在表达极端否定时非常有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情感的把握,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负面影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谨慎使用这个词汇,以保持沟通的和谐。
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一棍子打死’,这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
你不能这样武断地~。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棍】
棍棒。
【引证】
《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粗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
【组词】
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棍
品行很坏的人。
【引证】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
【组词】
赌棍;淫棍;恶棍;棍虎;棍类;棍精、 讼棍;棍徒、 棍骗、 棍蠹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4.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5.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1. 【棍子】 用树枝、竹子截成的长条形东西,也有用金属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