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6:05
水瓢:水瓢是一种传统的取水工具,通常由葫芦或木头制成,形状类似于勺子,有一个深凹的部分用来盛水。
水瓢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水”和“瓢”两个字组成。瓢字古已有之,指的是用葫芦或木头制成的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瓢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地区和文化中仍保留其传统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水瓢常与简朴的田园生活和自然和谐相联系。它代表了过去农村生活的一种方式,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
水瓢给人以质朴、自然和宁静的联想。它让人想起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在现代生活中,水瓢可能不常见,但在某些传统工艺或农村地区仍可能使用。例如,在一些生态农场或有机园艺中,水瓢可能被用作灌溉工具。
在诗歌中,水瓢可以被用来象征自然和简朴的生活:
水瓢轻舀清泉流, 田园风光一瓢收。 岁月静好不言愁, 自然和谐心中留。
水瓢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田园风光、清澈的溪流和宁静的乡村景象。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水声潺潺和鸟鸣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取水工具可能存在,但其名称和制作材料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非洲某些地区,葫芦被广泛用于制作水容器。
水瓢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传统的取水工具,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联想。在现代社会,尽管其使用减少,但它仍是一个有趣的语言学*对象,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瓢】
瓠的一种。也称“葫芦”。
【引证】
《说文》-瓢,蠡也。从瓠省,票声。 、 《三苍》-瓢,瓠勺也。 、 《论语》-一瓢饮。
【组词】
瓢冠、 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