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02:09
“不胜衣”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不胜”通常表示“不能承受”或“无法胜任”,而“衣”指的是“衣服”。因此,“不胜衣”可以理解为“无法承受的衣服”或“衣服过于沉重以至于无法穿着”。
由于“不胜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没有特定的使用方式。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汇,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极端的情况,比如描述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如疾病、虚弱)而无法穿上衣服。
由于“不胜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
同义词:无具体对应词汇,但可以理解为“无法承受的负担”或“极度虚弱”。 反义词:无具体对应词汇,但反义可以理解为“轻松自如”或“精力充沛”。
由于“不胜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不胜”和“衣”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来形容一种极端的身体或心理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不胜衣”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极端的困境或无助的状态。例如,在描述战争、灾难或疾病等极端情况时,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强调个体的脆弱和无助。
这个词汇可能带给人一种沉重、无助和脆弱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病痛、虚弱或极端的困境。
由于“不胜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无风的夜晚, 他静静地躺着, 不胜衣的沉重, 如同生命的枷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虚弱的人躺在床上,无法穿上衣服的情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缓慢、沉重的旋律,来增强这种无助和脆弱的感觉。
由于“不胜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不胜衣”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极端无助和脆弱的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
3.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