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4:26
词汇“不脱”字面意思是指某物或某人没有脱离或离开某个位置、状态或关系。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没有脱落”、“没有脱离”或“没有离开”。
“不脱”由“不”和“脱”两个字组成。“不”表示否定,“脱”表示脱离或脱落。在古代汉语中,“脱”已有脱离、脱落的意思,而“不脱”则是对其进行否定的表达。
在**文化中,“不脱”常用于形容关系稳固、情感深厚,如“不脱不弃”形容夫妻或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
“不脱”给人以稳固、可靠的情感反应。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坚固的纽带、稳定的情感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登山活动,我的登山鞋在陡峭的山路上始终不脱,确保了我的安全。
诗歌:
山风呼啸,衣襟不脱,
心随云卷,情意不脱。
岁月悠悠,誓言不脱,
与你同行,爱意不脱。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在风中行走,衣襟紧紧贴合身体,没有脱落。 听觉联想:听到“不脱”这个词时,可能会联想到稳固的脚步声或心跳声。
在英语中,“不脱”可以对应为“not fall off”或“not come off”,用法相似,但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不脱”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既可以描述物理上的稳固,也可以比喻情感上的坚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准确传达稳固、可靠的概念,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力。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