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0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08:11
“抱蔓摘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抱着瓜藤去摘瓜。这个成语比喻做事方法笨拙,效率低下,或者形容人做事不讲究技巧,直接而粗鲁。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或批评某人做事不讲究方法,只知蛮干。在口语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笨拙或不聪明。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园艺,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指导正确的采摘方法,强调技巧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的来源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源自农业实践,反映了早期农民对采摘技巧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批评或指导做事方法。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基础,因此与农业相关的成语往往富含生活智慧和实践经验。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做事方法的重视,强调技巧和智慧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批评和指导。它让我联想到做事应该讲究方法,不能只知蛮干。在表达时,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对某人做事方法的不满或建议。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指导一个朋友如何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他之前总是采用直接而粗鲁的方法,我建议他学*一些技巧和策略,避免抱蔓摘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抱蔓摘瓜非良策,智慧之光引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农民笨拙地抱着瓜藤摘瓜的情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笨重的音乐来增强这种笨拙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sing a sledgehammer to crack a nut”,意思是使用过大的工具来解决小问题,比喻做事方法不当。
“抱蔓摘瓜”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生活智慧的表达,它提醒我们在做事时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对做事方法的批评和建议,增强了我的表达能力。
种瓜黄台下,瓜熟了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唐高宗时期,朝政由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后的野心很大,手段十分残忍。她废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后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贤为太子。他日夜忧思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1.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2. 【蔓】 【蔓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肉质。
3.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摘,摭果树实也。 、 《广雅》-摘,取也。 、 《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以摘之。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摘而藏之。
【组词】
摘胆剜心、 摘肩儿、 摘青、 摘瓜抱蔓、 摘桃子、 摘棉花;摘苹果
4.
【瓜】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 、 《诗经集注》-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 、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
【组词】
瓜田、 瓜润、 瓜练、 瓜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