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6:54
听其自然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任其自然发展,不加干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事物的发展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不主动介入或改变其进程。
在文学作品中,听其自然 常用来描述人物对某种情况或命运的无奈接受,或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不关心或无力改变的态度。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心理学,听其自然 可能指的是让系统或个体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我调节和恢复。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情境的适应性,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与听其自然相反的主动介入和控制的态度。
听其自然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不干预自然或事物的发展——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听其自然** 与尊重自然规律和顺应天命的观念紧密相关。这种思想在传统医学、农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和与接受。它让我联想到面对不可控因素时的冷静和智慧,以及对生命过程的深刻理解。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面对家庭内部的矛盾,我选择了听其自然,最终问题在时间的推移中自然解决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听其自然,风过无痕, 岁月静好,花自开落。”
结合自然风景的图片,如宁静的湖泊或悠闲的云朵,可以很好地体现听其自然的意境。轻柔的自然声音,如鸟鸣或风声,也能增强这种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虽然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不干预自然过程。
听其自然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学会了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保持冷静和接受的态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文化背景和情感价值。
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