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38:05
词汇“不听手”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不听手”字面意思是指不听从他人意见或建议的人,特别是指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指导或建议的人。
由于“不听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口语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固执或难以说服。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由于“不听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不听从他人意见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不合作的行为。
该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固执、难以沟通的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听手的人,他们的固执可能会给团队合作或人际关系带来挑战。
在创作中,可以将“不听手”作为一个角色的特点,通过故事情节展现其固执带来的后果。
由于该词汇的负面含义,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固执的人的形象,或者在音乐中表达固执、坚持的旋律。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形容固执的人,但其具体表达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不听手”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能够简洁地表达一个人固执的性格特点。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他人。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3.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