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45:07
词汇“听勘”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出发。
“听勘”的字面意思可能是“听取并勘察”或“听从并勘验”。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特定的法律或行政程序中,指的是听取相关人员的陈述并进行实地勘察或验证。
在法律语境中,“听勘”可能指的是法院或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并对现场进行勘察,以确保事实的准确性。在口语或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描述特定的法律程序或历史**时。
同义词可能包括“听证”、“勘验”等,这些词汇都涉及到听取和验证的过程。反义词可能不太容易确定,因为这个词汇的使用场景相对狭窄。
由于“听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听”和“勘”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听取和勘察的双重过程。
在**的法律文化中,重视事实的查明和证据的收集。因此,“听勘”这样的词汇反映了法律程序中对事实准确性的追求。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勘”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关联不大。它更多地与法律程序和事实查明相关。
由于“听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听勘”用于描述一个复杂的法律案件或历史**,以展示其严肃和正式的氛围。
结合法律程序的图像或声音,如法官的锤声、证人的陈述等,可以增强“听勘”这一词汇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听勘”的词汇,因为它涉及到特定的法律程序。在比较时,可以考虑其他语言中类似的法律术语。
“听勘”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主要用于法律或行政程序中。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的法律文化和社会实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领域和语境中,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勘】
(形声。从力,甚声。本义:校订,核对)。
同本义(考订核实异同)。
【引证】
《说文新附》-勘,校也。 、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
【组词】
勘合、 勘对、 勘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