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24
词汇“听决”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听决”可能指的是通过听取信息或意见后做出决定的行为。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听决”可以理解为“听取并决定”,即在收集信息或听取他人意见后做出决策的过程。
由于“听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决策科学中,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由于“听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听”和“决”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强调集体智慧和民主决策的文化中,“听决”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决策方式。
“听决”可能让人联想到开放、包容和民主的决策过程,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
在团队项目中,我经常需要听决团队成员的意见,以确保决策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听决”来描述一个智慧的领导者:
他如风中细听,
决断如星辰指引,
汇聚众智,
点亮前行的灯。
想象一个会议室中,人们围坐一圈,认真听取并讨论,最终做出决定,这样的场景可以带来视觉上的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sten and decide”,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决策过程的重视程度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听决”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强调了听取和决策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决策过程。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