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6:17
“围点打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包围一个点(通常指一个地点或目标),同时打击前来救援的敌人。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军事策略或战术描述,意味着通过围困一个关键目标来吸引并消灭敌方的援军。
在军事领域,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一种战术,即通过围困一个重要的据点或目标,迫使敌方派遣援军,然后在援军到达时进行打击。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也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策略或计划,尤其是在需要集中力量对付一个关键问题或对手的情况下。
“围点打援”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军事策略,特别是在三国时期和后来的战争中经常被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商业策略、体育竞技等。
在文化中,军事策略和智慧一直被高度重视,因此像“围点打援”这样的成语在文学和日常对话中都很常见。它体现了人对于策略和智慧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策略性和智慧的感觉,联想到的是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的战术。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策略和智慧的尊重和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需要策略和智慧的情况,比如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或者在个人生活中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围点打援”比喻为生活中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生活的战场上,我们围点打援,
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想象一幅画面:一支军队围困一个城堡,远处传来援军的号角声,战斗即将爆发。这种场景可以激发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军事策略中,类似的战术可能被称为“诱敌深入”或“设伏”,虽然具体策略和术语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
“围点打援”这个成语不仅在军事领域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需要策略和智慧,通过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高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要采取~的策略。
1.
【围】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囗,回也,象回币之形。 、 《广雅·释诂四》-围,裹也。 、 《易·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 、 《周礼·考工记·庐人》-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组词】
围堑、 围圆、 围地、 围屏、 围落
2. 【点】 收拾;贿赂。
3.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4.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