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48:14
熊背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熊的背部。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背部宽阔、厚实,类似于熊的背部,因此常带有强壮、有力的意味。
“熊背”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对熊背部特征的描述。在汉语中,它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人的背部宽阔、厚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形容人体格的一个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熊通常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因此,“熊背”这个词汇也带有这些正面的文化内涵。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的人,强调他们的体力和耐力。
“熊背”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与力量、强壮和健康联系在一起。在联想方面,人们可能会想到熊的威猛和力量,进而联想到拥有熊背的人也同样具有这些特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熊背”来形容那些背部肌肉发达的朋友,尤其是在健身房或体育活动中。这个词汇不仅形象生动,还能传达出对对方体力和努力的赞赏。
诗歌: 熊背宽阔,力量无穷, 肩负重任,步履从容。 肌肉隆起,如山岳耸, 坚韧不拔,志在高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ar-like back”或“broad back”,都用来形容背部宽阔、强壮。不同文化中,对于体格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力量和健壮的特质。
通过对“熊背”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形象生动,还能传达出对力量和健壮的赞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1.
【熊】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引证】
《说文》-熊兽似豕,山居各蛰。 、 《尔雅》-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 、 《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黄能入于寝门。
2.
【背】
(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背,脊也。 、 《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 、 《史记·梁孝王世家》-牛足出背上。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明·魏学洢《核舟记》-左手抚鲁直背。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不呼则杖其背。
【组词】
芒刺在背;背袋、 背花、 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