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4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44:40
“一丁点儿”是一个汉语词汇,用来形容非常少或极小的数量或程度。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一点点”或“极少的一点”。
“一丁点儿”源自于汉语中的“一丁”和“点儿”的组合,其中“一丁”原指极小的部分,“点儿”则指小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形成了现在的用法。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体现了对事物数量和程度的细腻描述,反映了汉语表达的精确性和丰富性。
使用“一丁点儿”时,常带有一种轻松或不以为意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微不足道或不重要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一丁点儿”来形容那些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小事,比如在和朋友讨论吃什么时,如果有人只吃了一点食物,我可能会说:“他只吃了一丁点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空中,星星闪烁,只有一丁点儿光,却照亮了整个宇宙。”
看到“一丁点儿”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微小的光点或细小的声音,如夜晚的萤火虫或远处传来的微弱铃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tiny bit”或“a speck”,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一丁点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表达,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反映了汉语对细微差别的关注。在学*语言和进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交流的精确性和细腻性。
只要她能给我~爱,我就心满意足了。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丁】
3. 【点】 收拾;贿赂。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