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23:1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23:17:25
熊胆 字面意思指的是熊的胆囊,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认为具有清热、明目、解毒等功效。在中医中,熊胆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高热、惊风、目赤肿痛等。
熊胆一词源自中医传统,其使用历史悠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对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熊胆的使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和批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熊胆被视为珍贵的药材,但随着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其采集和使用受到了广泛的道德和法律挑战。
提到熊胆,可能会引起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和对传统医学实践的反思。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牺牲和痛苦,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自然和生态平衡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熊胆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许多人更倾向于寻找替代品或更人道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在诗歌中,熊胆可以被用作象征,代表某种难以言说的痛苦或牺牲:
“如同熊胆,深藏于野性的胸膛, 苦涩的汁液,流淌着古老的忧伤。”
在不同文化中,熊胆的使用和看法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熊胆被视为珍贵的药材,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被视为残忍和不道德的。
熊胆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平衡传统医学的价值与动物保护的需求,寻找更加可持续和道德的解决方案。
1.
【熊】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引证】
《说文》-熊兽似豕,山居各蛰。 、 《尔雅》-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 、 《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黄能入于寝门。
2.
【胆】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引证】
《说文》。俗字作“胆”。-膽,连肝之府也。 、 《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 、 李白《行路难》-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组词】
胆结石、 胆裂、 胆裂魂飞、 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