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0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09:18
“熊罴百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有大量的熊和罴(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类似于熊)。这个成语比喻军队强大,兵力雄厚,如同有百万猛兽般的力量。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军队的威武和不可战胜的气势,如在古代战争诗或历史记载中。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军事或历史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学或历史学,这个成语用于描述古代军队的强大和战斗力。
“熊罴百万”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强大军队的比喻,熊和罴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象征着力量和威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任何具有强大力量和威慑力的集体或组织。
在**古代文化中,熊和罴都是象征力量和勇气的动物,因此这个成语在描述军队或集体力量时非常贴切。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于强调团结和力量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大、不可战胜的印象,激发人们对力量和胜利的向往。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壮丽景象和英雄气概。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军事或团队精神时,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熊罴百万,铁骑如云,古战场上的英雄,永载史册。”
想象一幅古代战场的画面,熊罴百万的军队在战鼓声中冲锋,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成语的力量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使用不同的动物或象征,如“狮子的军队”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熊罴百万”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军队的强大,也象征着团结和力量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1.
【熊】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引证】
《说文》-熊兽似豕,山居各蛰。 、 《尔雅》-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 、 《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黄能入于寝门。
2.
【罴】
棕熊 ,熊的一种,也叫马熊或人熊,毛棕褐色,能爬树游水。胆入药。
【引证】
毛泽东《七律·冬云》-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诗·大雅·韩奕》-赤豹黄罴。
【组词】
罴九、 罴褥、 罴貅、 罴虎
3.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
4.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