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4:01
五行家: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研究或信奉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理论的人。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哲学体系,认为宇宙万物由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构成,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五行家的词源直接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五行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范围有所扩展,但核心依然是对五行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在中国文化中,五行理论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建筑、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五行家在社会中往往被视为有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
五行家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神秘、智慧和传统。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兴趣和尊重。
在现代生活中,五行家的概念可能被应用于风水布局、个人命理咨询等方面。例如,有些人可能会请五行家来为自己的新家进行风水布局,以期带来好运和和谐。
在诗歌中,五行家可以被描绘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他们的智慧如同五行的循环一样永恒不息。
五行家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者,穿着传统的服饰,手持罗盘或书籍,周围环绕着自然的元素。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宇宙观和哲学体系可能包括印度的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或者古希腊的四元素(土、水、火、风)。
五行家这个词不仅代表了一种古代的哲学思想,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和理解。在现代社会,尽管科学方法占据主导地位,但五行家的概念仍然在某些领域和文化中保持着影响力。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