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05:5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5:58:35
析骸而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分解尸体来做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极端的贫困和困苦,以至于到了不得不利用尸体来维持生存的地步。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极端的苦难和绝望的情境。在口语中较少使用,因为它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些历史时期或社会状况下的极端贫困。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古代文献中,用以描述极端的生存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极端贫困和苦难时仍被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警示人们珍惜现有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历史上某些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深重的悲哀和绝望感,让人联想到人类在极端困境下的无奈和悲惨。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与富足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社会问题时,它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过去的苦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荒芜的土地上,析骸而爨的阴影, 如同历史的幽灵,永远挥之不去。”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荒凉的土地、饥饿的人群和悲惨的哭声,视觉上可能是一片荒芜和凄凉的景象。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eat one's own kind”或“cannibalism”,但这些表达通常更直接,不像“析骸而爨”那样带有文学和历史的厚重感。
析骸而爨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极端困境下的生存状态,它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历史的见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文化和历史,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生活。
沧州被围百余日,城中食尽,人自相食,~,或丸墐土而食,死者十六七。
1.
【析】
(会意。从木,从斤。用斧子劈开木头。本义:劈,劈木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析,破木也。 、 《声类》-析,劈也。 、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 明·方孝孺《双桂轩铭》-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
【组词】
析木、 析薪
2.
【骸】
(形声。从骨,亥声。本义:胫骨,小腿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骨空论》曰:‘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然则正谓胫骨为骸矣。”-骸,胫骨也。 、 《素问》-骸下为辅,辅上为腘。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析骸而炊之。 、 《齐民要术》-[相马]臂欲大而短,骸欲小而长。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爨】
烧火做饭。
【引证】
《广雅》-爨,炊也。 、 《说文系传》-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组词】
爨人、 爨室、 爨妇
烧;烧煮。
【引证】
《水经注》-常若微雷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