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0:23
“卧榻鼾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躺在床上打呼噜睡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睡得很沉,或者在某种情况下无忧无虑地休息。
在文学作品中,“卧榻鼾睡”可能用来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或一个无忧无虑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睡得很香,或者在某种情况下显得非常放松和无忧。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睡眠研究,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深度睡眠的状态。
同义词:酣睡、熟睡、沉睡 反义词:失眠、醒着、警觉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语境的适应性。例如,“酣睡”强调的是睡得很香,而“沉睡”则可能暗示睡眠的深度。
“卧榻鼾睡”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卧榻”和“鼾睡”两个词组成,分别指躺在床上和打呼噜睡觉。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在宋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
在**文化中,睡眠被视为恢复体力和精神的重要方式。因此,“卧榻鼾睡”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对良好睡眠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压力或困难面前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放松。它让我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夜晚,一个人无忧无虑地享受睡眠的场景。这种联想可能影响我的思维,使我更加珍惜和追求良好的睡眠质量。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长途旅行后感到非常疲惫,那天晚上我卧榻鼾睡,完全忘记了所有的疲劳。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卧榻鼾睡,梦回故乡。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安静的卧室,一个人躺在床上,周围是柔和的灯光和安静的夜晚。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轻柔的摇篮曲或自然的声音,如雨滴落在窗户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eeping like a log”或“snoring in bed”,这些表达也用来形容人睡得很沉。不同文化中对良好睡眠的重视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对休息和放松的需求。
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卧榻鼾睡”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睡眠的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宁静和放松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文化内涵。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耶?
1.
【卧】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引证】
《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一生伏案卧。
2.
【榻】
(形声。从木,(tà)声。本义: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移我琉璃榻。 、 《后汉书·徐稚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一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对坐榻上。 、 《聊斋志异·促织》-喜置围榻上。
【组词】
榻登、 榻布、 竹榻;藤榻
3.
【鼾】
(形声。从鼻,干声。本义:酣睡时粗重的鼻息声) 同本义。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鼾睡床上。
【组词】
打鼾;鼾息、 鼾呼、 鼾鼻、 鼾鼾、 鼾眠
4.
【睡】
(会意。从目,垂声。指眼睑下垂,打瞌睡。本义:坐着打瞌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睡,坐寐也。 、 《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 、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组词】
睡晌觉、 睡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