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0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09:21
“卧狼当道”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躺着的狼挡住了道路”,比喻邪恶或危险的人或事物横行无忌,阻碍正道。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坏人当权或恶势力猖獗,正义和善良受到压制。
在文学作品中,“卧狼当道”常被用来描绘一个腐败或黑暗的社会环境,如在历史小说或政治讽刺作品中。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批评或讽刺某些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权力结构和社会不平等。
同义词在表达上更加具体,而“卧狼当道”则更具有形象性和比喻性。反义词则强调正义和光明的力量。
“卧狼当道”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从**古代的寓言故事或民间传说中衍生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描述社会不公和邪恶势力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狼常常被视为邪恶和狡猾的象征。因此,“卧狼当道”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常被用来批评和警示社会中的不正之风。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一个充满危险和不公的世界,需要人们保持警觉并勇敢地面对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团队项目中遇到过“卧狼当道”的情况,某些成员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团队的整体利益,最终我们通过团结和坚持正义,克服了这些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卧狼当道夜未央,星光黯淡月无光。正义之士心不改,誓将光明照四方。”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条黑暗的道路上,一只狼横卧其中,周围是阴森的树林和模糊的影子。听觉上,可能是风声和远处狼嚎的混合,营造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用来形容表面上善良无害,实则心怀恶意的人。
“卧狼当道”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社会中的不公和挑战。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和表达的多样性。
那任他卧狼党群当道,暴虎逼人,扫尽江河影。
1.
【卧】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引证】
《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一生伏案卧。
2.
【狼】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
3.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