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4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41:17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
心情。
【引证】
《礼记·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组词】
志情、 志意、 志识、 志度、 志思
神志。
【引证】
《神女赋》-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旗帜。 同: 帜
【引证】
《史记·叔孙通传》-卫宫设兵张旗志。 、 《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沛公以周昌为职志。 、 《华阳国志》-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
皮肤上生的班痕 同: 痣
【引证】
《梁书》-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
有志;立志;专心。
【引证】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组词】
志于学、 志道、 志古
记着。
【引证】
《国语·晋语七》-疆志而用命。 、 《新唐书·褚亮传》-一经目辄志于心。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
【组词】
永志不忘
向慕。
【引证】
陆游《感秋》-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
记载,记录。
【引证】
《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 《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 、 《醒世恒言》-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
【组词】
志书、 志乘、 杂志
叙述。
【引证】
《荀子·尧问》-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誌,记誌也。 、 《字诂》-誌,记也。 、 《新唐书》-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
【组词】
志而不忘
记录。
【引证】
《列子》-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
【组词】
志异、 志怪、 志记
做记号。
【引证】
晋·陶潜《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又。
【引证】
标记;记号。
【引证】
《南齐书·韩孙伯传》-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
【组词】
志桩
志:《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志:《文心雕龙·养气》:“志者,心之所之也。”
志:《红楼梦》第三回:“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此其志不在小。”
志:《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