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0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07:29
词汇“志传”的深入学*和分析:
“志传”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志”表示意志、愿望或记录,“传”表示传承、传说或传记。结合起来,“志传”通常指的是记录某人或某事的意志、愿望或历史的文献或传记。
“志传”一词源自**古代的文献分类,如《史记》中的“志”和“传”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各种形式的传记和历史记录。
在文化中,“志传”常常与历史记载和人物评价相关联,反映了人对历史和人物的重视。
“志传”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伟大。
在阅读《史记》时,我对“志传”部分特别感兴趣,因为它提供了许多历史人物的详细生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志传千古,英雄事迹,永载史册。”
看到“志传”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古籍的黄页和墨香,听到古筝的悠扬旋律。
在英语中,“志传”可以对应为“biography”或“historical record”,但“志传”更强调意志和传承的意味。
“志传”是一个富含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不仅记录了人物的生平,也承载了文化的传承。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志传”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
2.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