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37
听小骨:听小骨是指位于中耳的三块小骨头,分别是锤骨(malleus)、砧骨(incus)和镫骨(stapes)。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声波从外耳传递到内耳的耳蜗,从而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专业领域:在医学和解剖学中,听小骨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中耳的结构和功能。 文学和口语: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听力健康或耳科手术时可能会被提及。
同义词:中耳骨(less specific)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外耳”或“内耳”相对比。
词源:听小骨的英文术语“ossicles”源自拉丁语“ossiculum”,意为小骨头。 演变:这个词汇在医学领域中一直保持其专业性和特定性。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听小骨的相关知识在耳科健康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听小骨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医学的精确性和人体的复杂性,带来一种科学和技术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听小骨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听力,尤其是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听小骨比喻为连接声音与灵魂的小桥梁,象征着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结合解剖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听小骨的形状和位置,而通过听诊器听到的声音则可以让人联想到这些小骨在传递声音时的微妙**。
在不同语言中,听小骨的术语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结构在所有文化中都是一致的。
听小骨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医学和解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3.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