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5:12
玉殒:字面意思是指美玉破碎或毁坏,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的消逝或死亡,尤其是指年轻、美丽或有才华的人的早逝。
“玉殒”一词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中常用以形容美好事物的消逝。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仍保持其原有的美学和情感色彩。
在文化中,“玉”象征着美好、纯洁和高贵,因此“玉殒”常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和惋惜。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人对生命和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玉殒”一词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惋惜,让人联想到美丽而短暂的事物,如花开花落,青春易逝。这种情感反应常常激发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代诗词时遇到“玉殒”一词,它让我深刻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痛,也让我对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玉殒”:
春风拂过,花瓣如雨,
玉殒香消,一瞬即永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美丽女子在花丛中消逝的画面,配以柔和而哀伤的音乐,增强“玉殒”带来的情感冲击。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rose withered”(一朵玫瑰凋谢),同样传达了美好事物短暂和消逝的意象。
“玉殒”是一个充满情感和美学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和美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和艺术效果。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殒】
(形声。从歺(“歹”是隶楷写法),员声。歺(è),剔肉残余的骨头,常与“死亡”有关。本义:死亡)。
同本义。
【引证】
《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没也。 、 《一切经音义三》-殒,字书作陨,同于敏反。 、 《后汉书·隗嚣传》-妻子颠殒。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未尝殒于城中。
【组词】
殒亡、 殒骨、 殒没、 殒逝、 殒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