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8:02
词汇“听德”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语境和广泛的使用实例,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已有的信息中进行一些推测和分析。
“听德”从字面上理解,可能是指“听取道德”或“遵循道德”。在这里,“听”通常表示听取、接受,而“德”则指道德、品德。
由于“听德”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它出现在某个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可能需要具体的文本或语境来解释其含义。
由于缺乏具体的语境,很难提供准确的例句。但如果我们假设“听德”是指遵循道德,那么可以有以下例句:
同义词:遵循道德、遵守伦理 反义词:违背道德、无视伦理
由于“听德”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听”和“德”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或社区中的术语。
如果“听德”是在某个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使用的词汇,它可能反映了该文化对于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视。
对于“听德”这个词汇,可能会联想到正面的情感,如责任感、尊重和和谐。它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或社会对于道德规范的遵循。
由于“听德”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听德”作为一个强调道德重要性的主题,例如:
由于“听德”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图片、音乐或视频来探讨其视觉和听觉联想。
如果“听德”是在某个特定文化中使用的词汇,可以比较它在其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尽管“听德”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通过对它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到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特定领域的术语或方言词汇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特定文化或社区的价值观和规范。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