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58
泰极生否 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易经》。字面意思是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里的“泰”指的是顺利、吉祥,而“否”则是指不顺利、凶险。成语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变化性,即事物不可能永远处于一个状态,而是会经历从顺利到不顺利的转变。
在文学作品中,泰极生否 常用来描述人物命运的起伏或事物发展的转折点。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或他人,任何事物都有其极限,过度之后必然会有所变化。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市场周期或社会变迁。
泰极生否 源自《易经》中的“泰卦”和“否卦”。泰卦象征着顺利和和谐,否卦则象征着阻塞和不顺。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在文化中,泰极生否** 体现了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的变化观和平衡观。它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不要过分执着于一时的顺利或不顺利。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启发,让人意识到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如何应对变化的策略的探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个朋友在事业达到顶峰后不久便遭遇了重大挫折。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泰极生否 的含义,并提醒我在顺境中也要保持谦逊和警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泰极生否须警惕,
莫让繁华遮望眼。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顶,四周是繁花似锦,但他面带忧色,眺望着远方的乌云。这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泰极生否 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上升的必将下降)来表达,这也是对事物发展周期性的一种认识。
泰极生否 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不仅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平衡和警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你师父]泰极生否,乐盛成悲,今被妖邪捕获。
1.
【泰】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
2.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3.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4.
【否】
闭塞;阻隔不通。
【引证】
《广雅》-否,隔也。 、 《诗·小雅·何人斯》-否难知也。 、 《匡谬正俗》-否者,蔽固不通之称。 、 《汉书·刘向传》-否者,闭而乱也。
【组词】
否滞、 否塞、 否结、 否隔、 否道、 否闭
贬斥。
【引证】
《世说新语》-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