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1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14:48
“三阳交泰”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中医理论。字面意思是指人体的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各方面都处于良好、和谐的状态,常用来形容事物发展顺利,环境和谐。
“三阳交泰”源自中医理论,其中“三阳”指的是人体的太阳、阳明、少阳三条经络。在古代,这个词汇主要用于医学文献中,后来逐渐扩展到文学和日常生活中,用以形容各种和谐状态。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三阳交泰”不仅在医学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在社会生活中也被广泛用来表达对和谐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和谐、美好的景象。在表达时,可以用来增强语句的正面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三阳交泰”来形容一个团队在项目合作中的默契和顺利,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同和赞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三阳交泰,花开满园,心随风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图;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快、和谐的旋律。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rmony”或“balance”,但“三阳交泰”更具有中医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特色。
“三阳交泰”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不仅在中医领域有其特定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和谐、美好的状态。
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阳】
(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阳,高明也。 、 《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 《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 《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利刊阳木而火之。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华山之阳。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阳谷皆入汶。 、
【组词】
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阳陆、 阳濒、 阳林、 阳木、 阳柯、 阳崖、 阳坡
3.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4.
【泰】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