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5:28
“忠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忠”和“敬”。
结合起来,“忠敬”通常指对某人或某事既忠诚又尊敬的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忠敬”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强调对君主、长辈和道德规范的忠诚和尊敬。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企业和家庭中。
“忠敬”给人一种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忠诚、尊敬和责任感。这种情感反应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对公司的忠敬态度,这不仅帮助我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信任,也促进了我的职业发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忠敬”:
忠诚如山,敬重如水,
忠敬之心,永不动摇。
在英语中,“忠敬”可以对应为“loyalty and respect”,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忠敬”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的词汇,强调忠诚和尊敬的双重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忠敬”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关系。
1.
【忠】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 诸葛亮《出师表》-为忠善者。
2.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