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07:53
“泰然居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平静地居住或处于某种状态。它描述的是一种心态,即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保持冷静、从容不迫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内心的平和与稳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泰然居之”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逆境中保持镇定,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家族衰败时依然保持内心的平和。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安慰或鼓励他人,表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冷静。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种应对压力和挑战的策略。
同义词:
反义词:
“泰然居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和儒家对内心平和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表达冷静和稳定心态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保持内心的平和被视为一种美德。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和谐与稳定的追求,尤其是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泰然居之”的理念更加受到重视。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静和安心。它让我联想到一片宁静的湖泊,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湖面始终波澜不惊。这种联想影响我在面对压力时的态度,提醒我要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面对工作上的重大挑战,我感到非常焦虑。那时,我想起了“泰然居之”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最终,我成功地应对了挑战,这让我更加坚信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起云涌时,我泰然居之,
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任世事变迁,我自岿然不动,
内心的宁静,是最美的风景。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宁静的湖边,湖面平静如镜,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首轻柔的钢琴曲,旋律平和,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y calm and composed”或“keep a cool head”,都表达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意思。不同文化中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是相似的,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泰然居之”这个成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工作还是生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都是应对挑战的关键。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提升了我的心理素质。
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使新进叠用事,而玄龄泰然居之,不以进退自嫌。
1.
【泰】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4.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