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2:00
“不知纪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知道极限在哪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没有限度,无法控制或预测其发展。
“不知纪极”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纪极”指的是极限或限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即凡事要有度,不可过度。因此,“不知纪极”这个成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于无限制行为的批判和警示。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无法控制或预测的极端行为,可能会引起不安或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的工作要求总是不知纪极,经常加班到深夜,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他的健康出现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知纪极”融入到描述自然景观的诗句中,如: “山川不知纪极,云海无边无际。”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无边无际的海洋或星空;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或海浪声,这些都能增强“不知纪极”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out limit”或“endless”,但这些表达没有“不知纪极”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不知纪极”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极端行为,还隐含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无厌之心,不知纪极。
前后非时赏赐,当亦~。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3.
【纪】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纪,别丝也。 、 《白虎通》-三纲六纪。纪者,理也。 、 《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众之纪也。 、 《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 、 《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
4.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1. 【纪极】 终极;限度; 引申为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