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3:36
泰晤士报(The Times)是英国的一份历史悠久的全国性日报,创刊于1785年,由约翰·沃尔特(John Walter)创办。该报以其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深入的分析和评论而闻名,被认为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泰晤士报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泰晤士报的名称来源于英国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反映了其作为全国性报纸的定位。自创刊以来,泰晤士报经历了多次所有权和编辑政策的变更,但其作为高质量新闻来源的地位始终未变。
泰晤士报在英国文化和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被视为精英阶层的读物。其报道和评论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晤士报给人以权威、严肃和可信的印象。它代表了新闻业的传统和专业性,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英国的保守主义和精英文化。
在个人生活中,泰晤士报可能被用作获取新闻和分析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关注国际事务和深度报道时。
在诗歌中,泰晤士报可以被用作象征权威和传统的元素:
在泰晤士的波光中,
报纸的墨迹永不褪色,
记录着时代的脉搏,
见证着历史的沉浮。
泰晤士报的标志性红色标题和黑色字体给人以严肃和正式的视觉印象。在听觉上,提到泰晤士报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新闻播报的声音和节奏。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泰晤士报可能被翻译为“The Times”,但其影响力和地位在其他国家可能不如在英国本土显著。
泰晤士报作为英国的一份重要报纸,不仅在新闻报道上具有权威性,也在文化和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了解和学习泰晤士报有助于深入理解英国的新闻业和文化传统,同时也为语言学习和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1.
【泰】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
2.
【晤】
(形声。从日,吾声。“日”表日光。本义:聪明,明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晤者,启之明也。”-晤,明也。 、 《宋史·真宗纪赞》-真宗英晤之主。 、 《新唐书》-少秀晤,能治《尚书》、《左氏春秋》。
觉悟,受启发而明白。
【引证】
孟郊《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病深理方晤,悔至心自烧。 、 唐·李俨《道因法师碑》-侍中以才晤之奇,飞芳晋牒。 、
3.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4.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