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4:57
“了然于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中对某事非常清楚、明白。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某件事情的理解程度非常深刻,以至于它深深地印在心里,难以忘怀。
在文学作品中,“了然于怀”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对某个复杂情节或深刻道理的领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深刻理解和记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对某个理论或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对某事理解程度的深浅上有所不同,但都与“了然于怀”在某种程度上相关联。
“了然于怀”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心理状态描述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深刻理解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强调内心的领悟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然于怀”这个成语在强调个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上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肯定的,它让我联想到深思熟虑和智慧的形象。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我传达对某个话题的深刻见解。
在我的学*过程中,每当我对一个复杂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时,我就会用“了然于怀”来形容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思绪如织,对往事的理解了然于怀,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思考,脸上露出明悟的表情。听觉上,可能是深夜的宁静,偶尔传来远处钟声的回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in one's heart”,但这种表达不如“了然于怀”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
“了然于怀”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不仅帮助我准确地表达对某事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度。
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1. 【了】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4.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