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1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18:52
“一了百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件事情解决了,其他相关的事情也随之妥善处理”。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问题的彻底解决和后续影响的妥善处理,意味着一旦主要问题得到解决,所有相关的问题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或处理。
在文学作品中,“一了百当”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后,其他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展现了主人公的智慧和能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人处理问题能力的赞赏。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项目管理中的高效和全面性。
“一了百当”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问题全面解决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所表达的全面解决问题的理念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文化中,解决问题往往强调全面性和彻底性,这与“一了百当”所表达的理念相契合。在社会生活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赞扬那些能够全面解决问题的人或方法。
这个成语给人以解决问题的高效和彻底的正面联想,让人感到安心和信任。它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时,不仅要解决表面问题,还要考虑问题的根本和长远影响。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复杂的项目问题,通过一次全面的分析和调整,不仅解决了主要问题,连带着其他小问题也一了百当,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了百当”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一了百当,万物复苏,心随花开。”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解决了一个复杂的谜题后,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这种视觉上的和谐可以与“一了百当”联系起来。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解决问题后的轻松音乐,如钢琴曲《River Flows in You》。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虽然意思相近,但“一了百当”更强调问题的全面解决和后续影响的妥善处理。
“一了百当”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解决问题时更加注重全面性和彻底性。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解决问题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晁老虽算得科考的日子还早,恃了有这个“~”的儿子,也可以不用那个刑皋门。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了】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3.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
4.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