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5:31
复归: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返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事物或人从变化或移动中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复归”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复归”常常与“归乡”、“归隐”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家乡和根源的深厚情感。
“复归”这个词给人一种安定和满足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结束漂泊、找到归宿的情感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一位老朋友在经历了多年的海外生活后,最终选择复归祖国,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复归”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回归,更是心灵和情感的归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复归”:
风,吹散了云的踪迹,
雨,洗净了尘的痕迹,
心,在岁月的河流中复归平静。
想象一片枯黄的草地在春雨后复归绿意,或是听到一首老歌让人复归青春的记忆,这些都是“复归”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复归”可以对应为“return”或“revert”,虽然这些词汇在某些语境下可以互换使用,但“return”更侧重于物理位置的回归,而“revert”则更强调状态的恢复。
通过对“复归”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或状态的回归,更蕴含了情感和文化的深层意义。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并尝试在创作中灵活运用。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归】